肠胃不好?医生说,清淡饮食!
手术过后?医生说,清淡饮食!
大病初愈?医生说,清淡饮食!
到底什么才是清淡饮食呢?是不是只吃菜不吃肉就可以了?遗憾地告诉您,您认为的“清淡饮食”可能错了!
清淡饮食≠不吃肉≠只吃青菜
很多人误以为,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这样的“吃草”式饮食。
但怎么可能?!
如果每天只吃这些食物,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降低等问题,岂不是南辕北辙、越吃越不健康!
清淡饮食是相对于“肥甘厚味”而言的。
所谓肥甘厚味,一般是指非常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
这类食物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容易造成肥胖等不良影响;而且过食油腻食物,还会减弱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对营养的正常吸收。
所以,清淡饮食并非只吃青菜,只是建议不吃过于油腻、甜腻,以及味道过重的食物,若是用大量食用油炒,即使是青菜也不算清淡的饮食哦!
所以除了食物的原材料,烹饪方式对于清淡饮食也很重要。
什么是真正的清淡饮食?
真正的清淡饮食是指在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口味偏于清淡的饮食方式。
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正确的烹饪方式。
从营养学角度上说,清淡饮食最能体现食物的原汁原味,也是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一种饮食方式,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记住这5点,清淡饮食不用愁!
1
选择正确的烹饪方式
日常饮食里,我们大吃货民族的烹饪方式简直是数不胜数:炒、爆、熘、炸、烹、煎、烧、焖、煨、焗、扒、烩、烤、熏、氽、炖、熬、煮、蒸、涮等等。
但如果要健康饮食,我们最好还是选择清蒸、白煮、凉拌等最大程度保留食物营养、最低限度增加脾胃消化消耗的烹饪方式。
2
少油
很多人喜欢吃大鱼大肉这种油腻感比较重的食物,即使在家炒青菜也会放很多油,但对于健康而言,这样吃是很不利的,尤其是一些消化能力差的中老年人、三高人群。为了健康,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吃得清淡一点,油放得少一点。
3
少糖
世界卫生组织:成年人和儿童每天的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
25克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大概是一般吃饭用的勺子2勺左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因为这样会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身体就摄入超过50克的糖了。
食用大量添加糖,会刺激胰岛素水平急速上升,从而加快脂肪合成,甚至还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所以,清淡饮食,一定要少喝甜的饮料,少吃甜的食物,少摄入糖分。
4
少盐
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吃得太咸会让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很好地排出,水分滞留在体内造成水肿和肥胖。
除了在日常饮食中,少摄入盐分,更要少吃一些零食,比如薯条、薯片、炸鸡、饼干、椒盐花生、奶油瓜子、盐津梅子等,因为绝大多数零食里面,都加了不少含盐的调味料。
5
忌重口味
重口味大致分为辛辣类,以及油腻类。过食辛辣类,会刺激消化系统,伤害脾胃。
过食油腻类,则会增加脾胃消化负担,增加过多脂肪,而这些过于厚腻的东西如果没有办法及时排解出去,轻者让人肥胖,重者会引发三高、脂肪肝等疾病。
清淡饮食的最佳搭配
清淡饮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化,在减重饮食中要确保营养进食的合理性,千万不要忽视这7类食物!
1
水果
水果是日常饮食中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调节体内代谢极为重要,另外多吃一些苹果、橙子、草莓、猕猴桃这样的高纤水果,能够促进我们的新陈代谢。
2
蔬菜
蔬菜也属于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且含有营养丰富的抗氧化剂、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肠胃正常消化的重要保障。
3
豆制品
豆制品含有和肉类媲美的蛋白质,但热量却非常低;同时大部分豆制品含有大量的纤维,对于分解脂肪及抑制脂肪堆积极有好处。
4
瘦肉
瘦肉富含蛋白质,足够为我们身体提供每天所需的蛋白质。而且瘦肉富含的铁元素和锌元素,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元素,相比果蔬来说,瘦肉中的含量要高得多。
5
鱼类
鱼肉富含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非常有利于为人体提供营养元素;肉质鲜嫩,和禽畜肉相比,吃起来更觉软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
鱼肉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而且鱼肉也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做一些清蒸罗非鱼、草鱼来吃,既清淡又美味营养。
6
鸡蛋
鸡蛋中高含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的构成与人体极为类似,所以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鸡蛋的饱腹感极强,减重的时候吃个鸡蛋,对于延缓饥饿,减少食量很有帮助。
7
牛奶
适量的牛奶能够补充我们身体中所需要的能量,并不会给我们身体带来额外的热量和脂肪,同时也有利于身体吸收钙质。
转自:每日科普养身
天气越热,人们就越爱趋凉避暑,而贪凉过度又易损伤人体阳气,引发感冒、咳嗽、胃肠不适、关节疼痛等疾病。......
金银花被称为夏天第一花,夏天喝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去除许多小毛病,全家老少都能喝。 ..............
很多慢性疾病在侵害我们的健康之前,都会表现出一些征兆,如果能识别并且采取措施处理,就能避免大病!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