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特医食品”业务领域。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容量约为50亿元,且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对此,达能纽迪希亚医学营养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李健表示,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尽管在中国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依旧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李健介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而设计的产品。比如,一些病人由于疾病导致了进食受限,或者面临代谢障碍、消化吸收障碍等情况,不能正常进食,特医食品能够满足这类特殊人群的需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在医护人员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在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对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了严格的监督管理,包括《食品安全法》在内的法律法规也对其做出了特别规定。2016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发布并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特医食品的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达能旗下共有四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了特医食品注册。
李健认为,中国对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管理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按照药品的管理方式进行严格监管到施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制,通过特医品类的设立对原有药品的发展进行补充,从而扩大受众群,这将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健康中国与达能‘通过食品,为尽可能多的人带来健康’的企业使命十分契合。”李健表示,作为达能集团旗下专注于医学营养的公司,纽迪希亚医学营养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并在2000年进入了中国。“2000年,我们在中国成立了实体企业,开设工厂,建立研发、生产中心。通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和各地的医学专家们为推动中国营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李健认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这个行业将迎来三大机遇。首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一国家顶层设计的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其次,中国较大的人口基数和对特医产品整体需求的不断提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满足广大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将是特医食品面临的又一机遇和挑战。
特医食品研发前沿动态主编编后语
截止目前,总局发布通过注册的特医食品35款。(35款特医食品获批,1岁以下25款,1岁以上10款)。从企业来看,其中外企雀巢以共计9款产品成功反超雅培,成为在华获批产品数量最多的企业。从产品类型来看,35款获批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有24款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占到了总数的70%以上;3款为非全营养配方食品,7款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目前现有的产品类型中,除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外,其余类型下均有产品被批准。
虽然从获批企业数目上看,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数目相当,但在获批产品数量上,以贝因美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仍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国内企业逐步打破外企的行业垄断,在市场竞争中已不落下风,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医食品研发前沿动态从圣元和贝因美方面获悉,圣元和贝因美此前已经拿到了特医食品获生产许,这也意味着这三款产品已被允许生产、上市。能够获得特配粉的生产许可,这不仅是企业雄厚研发实力的体现,更是巨头乳企间拉开差距的关键。
事实上,在特医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外资企业具备先天优势,他们拥有较为成熟的配方和产品。因此在申请注册环节,外资也是主力,例如雅培就已获得了6个特医食品的注册。如今,圣元与贝因美率先获得生产许可,这也意味着在特医食品的赛跑中,中国企业抢得了半个身位的优势。
特医食品从严注册审批,自上把关必要性无须质疑,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市场层面,它不能成为监管遗忘的角落。一方面,应加大特医食品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的知晓度,提高消费者的监督意识,扩大特医食品注册审批信息公开,满足消费者知情权。
另一方面,规范特医食品的销售行为,如引入类似于药品的监管码管理制度,创造透明的市场环境,将特医食品管理纳入到基层市场监管的范畴,加强日常的执法管理,打击各种仿冒、蹭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此外,也要加大企业对特医食品研发、申报的鼓励与扶持,引导良币驱劣。